首页
搜索 搜索
当前位置:快讯 > 正文

焦点!先秦谚语玩梗有高下

2023-05-07 08:27:59 文汇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本雅明说,谚语是朴素思维的学院。先秦时期的人也爱说谚语,像 " 匹夫无罪,怀璧其罪 "" 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 "" 狼子野心 " 之类,至今在用。

还有不少谚语,大概出于经济节省或者比较俗烂的原因,人们在引用时往往并不说全,犹今人网络玩梗,说一句 " 苟富贵 ",下句便无需再提。然而随着时间流逝或典籍失传,古代的不少这类话失去了原貌,需参照不同的书才能加以解读。

比如《韩非子 · 说林上》,隰子说 " 古者有谚曰:知渊中之鱼者不祥 ",就是一句当时爱说的谚语,《列子 · 说符》中有全句," 周谚有言:察见渊鱼者不祥,智料隐匿者有殃 "。察见渊鱼如何不祥,是需要费点力气解释的事,不过它多少有点像是为了服务后半句而造的谐音梗。《大戴礼记》那句 " 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 " 似乎便脱胎于此,但抛弃了不祥、有殃这种玄乎说法。

郑国的子产,是喜爱使用谚语的政治家。《左传 · 文公十七年》里他说 " 小国事大国 ",就是 " 鹿死不择音 " ——大国不德,那小国就是鹿。古代解经家大概受到后句 " 铤而走险,急何能择 " 的影响,曲折地说这个 " 音 " 通 " 阴 " ——鹿到了快要死的时候,不选择庇荫的地方,今日的各类辞典仍持这种说法。实际上《庄子 · 人间世》里就有相似的谚语," 兽死不择音,气息茀然,于是并生厉心 " 云云,显然是 " 兔子急了也咬人 " 之类的意思。" 音 " 若通 " 阴 ",子产发自小国的威胁和悲壮,便成了 " 慌不择路 ",弱化了不少。

《左传》里尚有不少至今令人费解的谚语,争讼犹多者,如《哀公二十年》里 " 王曰:‘溺人必笑,吾将有问也。’ " 快淹死的人为何发笑?实在不好理解。杜预注:" 以自喻所问不急,犹溺人不知所为而反笑也。" 幸好《吕氏春秋 · 大乐》里有更全的句子:" 溺者非不笑也,罪人非不歌也,狂者非不武也,乱世之乐,有似于此。" 但后世也没能解释得更好,高诱注 " 虽笑不欢 ",让人想到流行歌唱的:" 你不是真正的快乐,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护色。" 近代学者高亨就发问:" 溺字不可通。人溺于水,又何能笑哉?" 然后却说这 " 溺 " 通 " 惄 ",饥饿的意思," 饥者亦有时而笑 ",似亦不通。后来的评论者还有拿自己游泳的经历,说人呛水了会发出 " 喀喀 " 声,好像在笑。

然而考《吕氏春秋》此句,溺者与罪人、狂者并置,应为贬语。比较古典,实为《诗经》所说的 " 其何能淑,载胥及溺 " 之 " 溺 ",孟子对此句有很好的解释:" 苟不志于仁,终身忧辱,以陷于死亡。《诗》云:‘其何能淑,载胥及溺。’此之谓也。" 所以《吕氏春秋》这句 " 溺人非不笑也 " 即指快要大祸临头的人,也不是终日忧惧的,非特指快要淹死之人。至于《左传》那句,是岔开话题,杜注 " 自喻所问不急 ",大概是对的。

作者:彭渤

编辑:刘迪

* 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