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PO按下暂停键、十年闯关A股 泰丰智能何时如愿
深度 独立 穿透
时运不济还是成色不足?
(资料图片)
作者:闻道
编辑:守一
风品:璎珞
来源:首财——首条财经研究院
提高上市公司质量、保障投资者权益,从不是一句空话。
7月21日晚,沪深交易所更新拟IPO企业动态,多家企业因会计所受罚不得不暂时中止IPO进程。其中,就包括闯关十年之久,多次失败仍怀执念的泰丰智能。
事件起因源于7月18日,财政部网站发布和信会计所处罚事项决定书:因对临沂城发2021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时,存在一系列违规失责问题,该所被罚没360万,暂停经营业务两个月。
有法律人士表示,相关情形消失后,发行人可以提交恢复申请。单从此看,也只是一个小波折、小插曲,真正决定成败的,还是企业自身基本面。
1
十年坎坷上市路
公开信息显示,泰丰智能创立于2000年,主要从事液压核心元件及电液集成系统的研发、设计、生产和销售,是液压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。
提起IPO,泰丰智能可谓老炮儿,十年的准备与等待足够漫长。
2012年7月,泰丰智能曾向深交所创业板提交申报稿,此后进展缓慢,最终未能实现上市计划。
2015年,泰丰智能“转战”新三板,挂牌1年后2017年6月终止。
2017年8月,向山东证监局提交了IPO辅导备案材料,选择冲击创业板,2019年,因战略调整及上市计划变更,由创业板转战科创板。
2020年6月递交招股书,然当年9月又撤回了申请。
2023年2月23日,泰丰智能“再战”创业板,直至本次暂缓。
兜兜转转,十年间泰丰智能在提交与转战间横跳,可谓是一路坎坷,是时运不济还是成色不足?
2
毛利率低行业均值
研发费成色咋样
2020—2022年,泰丰智能营收为34,648.46万元、51,890.50万元、60,031.82万元。同期归母净利3,131.35万元、6,760.49万元、8,400.67万元。
2022年营利增速下滑,与液压业整体承压有关。例如行业龙头恒立液压营收同比下滑11.95%,归母净利下滑13.03%。艾迪精密亦分别下滑24.55%、46.93%。相比之下,泰丰智能能持续双位数增长已难能可贵。
但这不代表没有瑕疵点。报告期内,研发费分别是1,588.27万元、1,945.03万元、2,431.47万元。规模持续增长但占比并不高,2021年2022年持续低于行业平均水平,材料费在研发费中占比也较高。
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表示,材料费在研发费中占比,是衡量企业研发投入成色、是否有水分的重要依据,因为这一指标有较强的人为操作空间。
研发团队成色也值审视。2022年底,泰丰智能研发与技术人员共80名,专科及以下学历占比达83.91%,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上述表现是否够看呢?
毛利水平亦需加把劲。2021年、2022年行业平均毛利为32.26%、29.59%。高于泰丰智能的28.76%、28.33%。
且坏账准备金额增长,报告期内从1419.50万元逐步增至2453.03万元。
3
三一智能基金“踩点”入股
关联交易追问
成长性稳健力之外,合规度亦有考量处。
招股书显示,2019年向江苏华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产品的金额为4353.37万元。
但华宏科技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则显示,当年公司向泰丰智能采购金为4466.08万元。
对此公司解释为,不同公司收入确认时点和会计统计方法略有不同。
不过对于大幅调整财务数据,泰丰智能坦言2019年报存在会计差错更正事项。
为此,公司2022年7月18日召开董事会,按照相关法规要求,采用追溯调整法对公司前期差错事项进行更正。
还有三一智能基金的“踩点”入股。深交所规定对IPO前通过增资或股权转让产生的股东,保荐机构、发行人律师应主要考察申报前一年新增的股东,全面核查发行人新股东的基本情况、产生新股东的原因、股权转让或增资的价格及定价依据等。
2021年6月,三一智能基金新增为泰丰智能首发原始股东,距离企业2022年8月提交申报稿不到一年。
据中宏网报道,泰丰智能表示,三一智能通过增资入股,入股价为9.5元/股,对应公司2020年市盈率为29倍,该价格综合考虑了当时宏观环境、所属行业规模和成长性、公司竞争优势和盈利情况,不存在入股交易价格异常现象。
话虽如此,查阅招股书可知,此次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份总数不超2277.00万股,拟募5.5亿元,每股发行价约24.15元。
若以此计算,三一智能9.5元价格入股不到一年,价格已翻一倍有余,保守获利在2000万以上。
更玩味的是,泰丰智能表示,预计三一集团2022年贡献收入1500万元。
企查查信息显示,三一集团为三一智能基金大股东,持股比例70.42%。三一重工为三一集团子公司,后者持股29.22%。
对此,公司承认“存在与客户同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业入股的情形,即三一智能基金入股的情形”,但表示不存在客户、供应商直接入股的情况。
即便如此,相应关联交易带来的业绩成色、公允性质疑又有多少呢?
本文为首财原创